患有「食物过敏」的儿童,轻则身体出现轻微不良反应,若不注意日常饮食拣选食材,一旦误食过量致敏食物则祸从口入,有机会置孩子于险地。一项大学调查发现,本港大约每20名儿童便有一名自我报称对食物过敏,你的孩子是否便是其中一个少数?你知道首五大潜在的容易致敏食物吗?无敏食品协会营养顾问及资深营养学家John解构儿童「食物敏感」及纠正家长的误区。


John同时也是国际无敏食品协会营养顾问,希望在港推动食物敏感的公众教育。

食物过敏有上升趋势

一项香港大学的调查发现,本港大约每20名儿童便有一名自我报称对食物过敏。从近年的研究数据显示,食物过敏和食物敏感引起的不良反应有上升趋势,John指出:「据2016年调查指出约有95%的香港人接受过敏测试时,对至少一种食物出现敏感,此情况并有上升的趋势,在2011年至2016年间,已增加了2倍。此外,研究发现,香港约有15%过敏儿童,他们更易出现呼吸困难和心脏问题等严重反应,此高于国际公认的平均水平。」


医学上,如何界定食物过敏?John解释:「概括来说,食物过敏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食物中某些物质或配料成分产生免疫反应,即属于免疫系统异常的疾病,引致过敏的物质一般为蛋白质或糖蛋白。大致上,食物过敏可分为急性及延迟性两种,前者即使进食分量很少也能引起过敏反应,发病时间很急且反应严重,若不即时寻求医治,会引发气管收缩有机会构成生命危险。;后者则发病时间较缓慢,在身体累积至某个水平的致敏物才会引起明显身体的不适反应,所以较长时间才显现敏感症状,不过如延误诊治病况也可以很严重。」


国际无敏食品协会近期创造了健力氏世界纪录「全球最大无麸质面包字」;John认为无奶、无蛋、无麸质的食品对于食物敏感患者来说是一个好选择。


五大高危致敏食物

潜在风险最高的五大致敏食物,包括:牛奶、蛋白、麸质(即如小麦、大麦和黑麦内的蛋白质)、酵母及坚果类。

John指出:「这些平常不过的食物正常人食用是没大问题,但「敏感」人士一旦食用这些食物,体内即会产生称为免疫球蛋白(IgE)的抗体,并与致敏物质产生反应,继而刺激人体释放引发各种症状的化学物质,导致身体不适及出现诸多不良反应。比如:脸部或嘴唇肿胀、气喘和皮肤痕痒等,严重的甚至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此外,幼儿若是较容易因牛奶、鸡蛋等产生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家长在为子女准备膳食时宜小心安排避免食物材料含有以上的致敏成分。


蛋白是5大致敏食物之一。


某些家长以偏盖全以致产生谬误,误解子女每次喝奶后都肠胃不适,便以为是对奶类过敏,John纠正:「有可能只是乳糖不耐症,由于身体缺乏分解乳糖所需的乳糖酶而出现消化不良。这与对奶类过敏所引发的免疫反应不同,普遍而言,奶类过敏通常在出生后头一年出现,,而乳糖不耐症则多发生在肠道受感染的小孩,已长时间没有摄取奶类制品的青少年和成人较为常见。」

 

饮食策略因时制宜

食物过敏症在现时是无法根治,但却可以透过饮食的调节及食物的戒口而改善病情,John建议从日常饮食策略着手,「对于急性患者,控制这种病症的唯一有效方法是避免进食含有致敏物的食物,并改以提供相近营养的其他食材代替物来补充营养,例如以豆奶或米浆取代牛奶。因此,为了防止误食致敏物,需小心留意食物标签上的食材成分,留意有否包括了致敏物的成份。

对鲜奶敏感的可用豆奶代替。

如对多种食物都有延迟性过敏反应的患者,便可考虑采用「脱敏」的饮食策略,方法是在治疗期间患者要尽量避免进食引致过敏的食物达最少3个月至9个月不等,然后每次逐一把食物重新加入膳食中,并将份量逐渐增加,这个过程可让免疫系统重新接受致敏食物,当然要循序渐进地执行及按身体状况而调整方案的进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