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家现时不受法定规管,有服务使用者表示,曾接触多名临床心理学家的服务均差强人意,却无从判断坊间服务的质素,最终白白浪费金钱;亦有声称修读临床心理学的实习生表示提供免费服务,但辅导过程不合标准,服务更因学生毕业而突然中断。香港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组表示,若能获得政府认证设立自愿注册制度,首个医疗专业团体「香港临床心理学家公会」有望明年成立,现正草拟注册制度、投诉机制、课程认证制度等,冀可保障市民的权益。

香港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组早前宣布,获得政府委托进行评审的中大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确认,开展认证程序所需的训练。

副主席鲍伟豪表示,若能获得政府认证,未来该医疗专业团体将命名为「香港临床心理学家公会」,有望明年获得政府通过,现正草拟注册制度、投诉机制、课程认证制度等,冀日后可保障市民寻找有质素的临床心理学家。

陈女士的儿子自幼患上严重自闭症,由于轮候公营治疗服务需时,因此转投私营服务。陈女士先后会面前后五名临床心理学家,均对服务表现感到不满,其中有临床心理学家只提供玩具予儿子玩耍,却未见对儿子病情有改善,也没有就治疗方案向家长解释。

陈女士忆述,曾有一次目睹临床心理学家呼喝儿子,勒令家长离开房间,事后更令儿子发噩梦。

陈女士形容,在香港寻求适合的心理学家十分困难,往往只能尝试不同的心理学家,惟每次治疗每小时需花逾三千元,结果共花逾七万元却未能让儿子得到合适治疗,坦言是「贴钱买难受。」

梁太二〇一〇年时曾接收一封非牟利机构发出的电邮,指可安排修读临床心理学的实习生作出免费心理辅导,梁太便因家庭需要而约见该名学生。梁太忆述,在多次会面中并没有任何正式临床心理学家在场督导,亦未得到梁太同意下,将自己的个案转交另一名学生跟进,更因该名实习学生毕业,最终令辅导不了了之。

鲍伟豪指,若日后设立注册制度,本地课程需达到注册认可,亦能对实习生的行为作出规范;若市民接受服务时感到不满,也可透过制度作出投诉,最严重可将临床心理学家剔出名册。

但鲍提醒,由于日后注册机构并非法定规管,坊间可能会出现没有加入名册的临床心理学家或本地课程,冀政府多作教育及宣传,鼓励市民查看名册选择政府认证的注册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