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获邀出席中文大学「safeT21」新闻发布会,不禁令我想起过去多年唐氏综合症产前诊断的科研历程。「safeT21」,为 「sensitive analysis of fetal DNA for Trisomy 21」的缩写,是用最新的科研技术,以母体血液样本作唐氏综合症的产前诊断。这项测试中文定名为「敏儿安T21」,反映这检查灵敏度高又对胎儿安全。
长久以来,要检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孕妇必须接受「绒毛膜活检」(俗称「抽绒毛球」) 或「羊膜穿刺」(俗称「抽羊水」),两项检查都属于「入侵性」,即产科医生须在孕妇腹部放入吸针,从胎盘或羊水腔内抽取样本作产前诊断,手术纵然由资深医 生进行,亦存在0.5%至1%的小产风险。因此,这两项检查都只提供给胎儿染色体异常机会高的孕妇。
七八十年代,发现母亲年龄跟胎儿染色体异常有正面关系,因此,当年绒毛膜活检或羊膜穿刺主要提供给高龄产妇考虑。然而,染色体异常不是高龄 产妇的「专利」,若「入侵性产前诊断」只提供给高龄产妇,年轻孕妇便得不到保障,况且大部分孕妇年龄都在35岁以下。后来研究发现,怀孕15至20周期 间,孕妇血液中某些贺尔蒙定量与唐氏综合症有关,因此,「中孕期唐氏筛查」应运而生,在九十年代普遍使用,任何年龄孕妇可在中孕期验血,若属高危,才作羊 膜穿刺,这样可检查出70%的唐氏综合症。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大型研究又发现,早孕期超声波可准确量度胎儿后颈皮下透明层的厚度(俗称「度颈皮」),而 「颈皮」愈厚,唐氏综合症的机会便愈大。同一时间,孕妇血液中某些贺尔蒙定量亦能用作唐氏筛查,因此,在11至13周期间,综合孕妇年龄、血液中贺尔蒙定 量及胎儿颈皮厚度,便成了「早孕期唐氏筛查」,英文简称「OSCAR」,在二千年代后期慢慢普及。这个「度颈皮」、「验血」的筛查,灵敏度达90%。
无论是中孕期或早孕期唐氏筛查,都存在5%的「假阳性」,意思是指有5%的怀孕会被标签为高危,但胎儿其实是正常的。「假阳性」最大的问题是引起恐慌,在未有「safeT21」之前,孕妇只能选择「入侵性检查」来确诊,因而增加小产风险。
一直以来,「非入侵性产前诊断」都是产科医生及孕妇梦寐以求的。其实在1969年,科学家已从母体血液样本中发现胎儿细胞,然而,细胞数量 委实太少,要用作产前诊断不大可行。到1997年,卢煜明教授从母体血液样本中发现了胎儿DNA,为「非入侵性产前诊断」又重燃希望。同年,卢教授从英国 牛津回港,于中大成立了研究团队,终于用了15年的时间,以最尖端的分子遗传学技术,将科研成果投入临床用途。
「safeT21」测试是基于唐氏综合症胎儿每个细胞都多一条21号染色体,因此,既然胎儿DNA会进入母体血液内,怀有唐氏胎儿的孕妇, 血液内21号染色体定量一定会增加。这个概念,卢教授的研究团队首先于2008年在美国医学期刊PNAS上发表,及后再进行大型研究,并在2011年于英 国医学期刊BMJ发表,证实其准确性,亦是全球第一份同类报告。及后此技术在美国进行更大规模测试,确认其灵敏度为99.1%,而假阳性为0.1%。虽然 目前准确性还未达百分百,但因其测试对胎儿没有风险,在临床上已大大减少了做绒毛膜活检或羊膜穿刺的需求。除了唐氏综合症外,这项测试亦可对18-三体症 (爱德华综合症)及13-三体症作诊断。
回想起1997年,笔者在中大妇产科当讲师,临床研究正要搜集母体血液样本,以预测早产及妊娠高血压,而卢煜明教授当年为化学病理系高级讲 师,正要与妇产科合作研究「非入侵性产前诊断」,在同事介绍下认识,并随即变成研究伙伴。当年他初来报到,研究团队人数很少,每次我抽取血液后,他都亲自 来取样本,并商讨研究大计。多年来,分子遗传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已非我们妇产科医生可以完全掌握,而卢教授的研究团队亦因其研究成果而在十多年间大大扩 充。笔者在2007年离开中大到养和医院工作,到2011年又再开始送血液样本到卢教授的实验室,不过现在已不再是研究阶段,而是临床应用了!
医学科研突破的确造福人群,除了要归功于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和突破,还要感谢自愿参与研究、提供血液样本的孕妇,因为没有她们无私的奉献,研究是不会成功的。
版权所有:深圳市亿米国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本网站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13713598481 QQ:342781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