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学专家分析:如何防治都市病中风

2018-08-29 18:06

近年中风病患者的年龄有渐见年轻化趋势,以往此症常发病于年龄较高人士身上,六十岁以上发病率最为显著。中医药学对于预防中风、症状的舒缓,以及病后调理,有良好疗效,请香港张医生为大家讲解。

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意外属中医中风病范畴,本病的病因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内动,或湿痰、瘀血内阻。临H症状以偏瘫、口眼喎斜、舌强言语不清为主。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士。

  中风的基本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病是高血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快地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控制脑水肿,增加血液及氧的供应,防止「硬死」继续扩延,最大限度地减轻脑损伤。治疗多以平肝潜阳、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为主。


注意诊查要项
  患者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晨醒时发觉偏瘫,常发病于年龄较高人士身上,六十岁以上发病率显著增加。多数病人伴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临H多见症状,包括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偏身麻木、口舌歪斜、头晕目眩、头痛及烦躁等。


药疗针灸并施
  对于中风者,治疗时可将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疗效较佳。
  阳闭症疗法:因有病人常有昏迷不醒,牙关紧闭,无法口服药物,故以「至宝丹」用温开水化开后,以点舌法滴入患者舌上,待症状稍好转后用清肝降火、滋阴潜阳之剂,并针刺十二井穴出血。

  阴闭症疗法:用「苏合香丸」。针灸取穴:太冲、人中、丰隆穴用泻法。也可用艾灸关元、神阙(隔盘灸)。

  对于中腑之肝阳亢盛型:宜平肝熄风,例如饮羚羊角骨汤,并配合以针刺舌法治疗;偏瘫者:取穴上肢肩、曲池,外关;下肢取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三阴交;失语者:取通里、涌泉、廉泉。

  对于中经络之风痰阻络型:宜养血祛风通络,例如饮用秦艽牵正汤。针刺取穴地仓、颊车、合谷、外关、曲池、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太冲。


后遗症调治
  对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治疗,宜补气活血法。可以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如果伴有昏迷者则可用「安宫牛黄丸」以温开水化开后,用点舌法滴入患者舌上。
‧提示:「通窍活血汤」宜用于脑出血栓形成,不可用于脑出血病况个案。


预防与护理
1. 留意先兆
  突发言语不清或舌强,一侧肢体乏力或麻木,兼有头晕、心悸或头痛等征状。
2. 防患方法
  生活要有规律,饮食宜清淡,情绪应保持平稳,注重运动,以锻炼好心、肺功能,积极治疗原发病,加以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
3. 长期调适
  患者病后忌忧虑烦躁,应该保持愉快心情,并尽早进行各关节的功能锻炼,这能有利康复。另应该积极配合针灸治疗,以及中药调理。

1